中國孩子缺堂急全民跑得快救課 放眼海外孩子如何學會保護自己
第17個世界急救日剛剛過去(9月10日)。今年急救日的主題是“兒童學急救,急救為兒童”。有調查發現:我國未成年人的急救知識非常匱乏,僅有不到5%的未成年人接受過“安全自護”方
第17個世界急救日剛剛過去(9月10日)。今年急救日的主題是“兒童學急救,急救為兒童”。有調查發現:我國未成年人的急救知識非常匱乏,僅有不到5%的未成年人接受過“安全自護”方麵的教育,不少四五年級的孩子甚至連小傷口都不會處理,專家建議應將急救納入到學校的必修課程。
那麽,其他國家是如何對孩子進行安全自救教育的?據《全球華語廣播網》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介紹,澳大利亞每百人就有1-2名急救員,悉尼每2021年,澳大利亞一名九歲的小女孩兒就運用自己在學校學習的急救知識,挽救了母親的生命。
閑來跑得快
全民跑得快 國際醫學界普遍認為:“美國的手術成功率最高,日本的醫療器械最好,而德國的急救水平堪稱一流。”德國的中小學校會教會孩子們簡單的自救方法,但“防患於未然的安全教育”永遠是第一位的。《全球華語廣播網》德國觀察員薛成俊介紹,德國人的安全和急救意識比較強:比如上駕校,第一節課學的不是駕車理論而是急救知識。但是相對於急救德國更注重對兒童的安全教育,因為對急救的要求比較專業,一個幾歲或者是十幾歲的孩子不太容易掌握。如果救助措施不得當,反而會造成二次傷害。但是一些必要的安全措施會教給孩子,對孩子進行基本的安全教育,主要的就是以預防為目的防患於未然。
